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白夭从陶潜手中接过那暖玉,以及云符,匆匆回转复命。
陶潜则怀揣着绝仙令,与那玉净瓶,落回登仙岛。
如今陶潜已收回三座别府,三禁合一,这座即便是那些洞玄境长老也艳羡不已的仙岛,便彻底落入陶潜之手。
三脉全开,将仙岛内外都笼罩了个严严实实。
此刻便有强者来攻打,陶潜也是丝毫不惧。
岛上包括三别府在内,还有诸如“临崖海阁”这种居所,不一而足,不过其内的诸多布置,都被谢家家仆们搬空。
陶潜要一一补足,却是难如登天。
尽管他并不穷,同等境界的修士中,他陶大真人算得上是巨富。
但也就是如此了,他一个从南粤小县城起家的荒野散修,修行也才短短年月,再如何巨富也不可能与谢家这种千年大族相提并论。
“当年云华姑姑为了抢徒弟,与谢家闹得不愉快。”
“但毕竟是拥有先天道体的顶尖天骄,谢家不可能放弃灵机师姐,甚至在师姐入宗后,依旧源源不断供应庞大的修行资粮,某种程度上也算是一种示威。”
“可惜,最终却是那般结果。”
闪念中,陶潜已是领着一群小的,往登仙岛最深处那三座巍峨仙山而去。
他的身后,跟随着众多身影。
除了那极其醒目,在太阳光辉照耀下,简直熠熠生辉的百尊晶妖少女外,还有一大群龙属妖族,以及数百鲛人,队伍可说是浩浩荡荡。
不知不觉间,陶潜这一孤家寡人竟已攒下了这般基业家底。
若再算上八百头火灵,以及那些兽煞邪异的话,陶潜以及他拥有的登仙岛,完全可以算作是一大势力。
当初让陶潜视作恐怖魔窟的铁佛山!
如今再看,却也不过如此了。
祥云腾至火焰、云华、冰壶三座仙山之前,陶潜又自取出登仙令。
此令已得补全,彻底为陶潜所有。
便见这令牌蓦地放出蒙蒙仙光,灿烂若星,径直照耀在那云华仙山上,那块耸立着,并镌刻有“登仙岛云华山灵机洞府”十字的石碑之上。
刹那间,雷霆轰鸣。
先见那火焰仙山蓦地一颤,竟是放出一朵笼罩半岛的冲霄火云来,继而便是那冰壶仙山,泉音叮咚间也托起一朵银白水云,二者在那天穹一撞,水火相济,云雾飘荡,极耀目之七彩虹光当即跨了整座登仙岛。
岛上诸多飞禽走兽中,藏着不少灵犀飞鹤、鸾鸟彩鹿等等祥瑞之兽。
闻得这动静,齐齐都是从各处赶来相贺。
这般画面,完全当得上一声大大赞叹,好一副仙家景致。
陶潜看得几眼,正好那灵机洞府,门户大开。
又领着几个小的入洞府观看,若只从外界看,灵机洞府似乎也没什么了不起。
可入内后才知晓,府中别有洞天。
伴随着几个小的不断发出惊叹声,陶潜眼前立刻浮现出一层层深阁琼楼,一重重珠宫贝阙,宫阙之多,达十数层,且每一层宫阙内左右都设有一传送阵,可方便洞府主人出入火焰、冰壶两座仙山。
那两座仙山各有神妙,除了出产大量水火两属的异物外。
也可用来炼法,炼宝。
如此时的陶潜刚筑道基,需内外锤炼,破得几次关隘,才能晋入蜕凡境。
若能借用水火源气,可达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那些宫殿楼阁虽然仙气缥缈,不过也的确都空空荡荡,除了一些不好拆走的鲛绡纱,一些青石玉案,或是嵌入穹顶玉壁的明珠灵贝外,其他能搬走的家私布置,几乎都搬了个干干净净。
也包括陶潜最在意的功法书册之类,连一片碎纸都没给他留。
若不知情的人在此,只会感叹前主人搬家搬得真干净。
陶潜知晓些缘由,便不予置评。
[综恐同人] 人生处处是怪谈 小粒星 穿成反派恶龙的最强毛绒绒 历史:刷视频吐槽历朝历代 芈月传(第一二部) 芈月传3(第三部) 我的符笔无所不能阁下该如何应对 快穿:随身带世界,四处囤一点 笑拥江山美男(女尊逍遥游之一)+番外 快穿:当恶役手握攻略剧本 芈月传4(第四部) 繁花灿烂[娱乐圈] 逍遥红尘(仙履奇缘系列) 骇客机械师 雪域情郎 女帝天下:美男是我的+番外 冤家易解布一截+番外 八尺之门 医声一生 [西方童话同人] 你的公主性别不太对
红月亮出现在天上的那一刻开始,全世界的人都成了疯子。除了我!...
...
...
出身番茄孤儿院的角木,被泥头车送到忍界。有一个沉稳可靠,有时喜欢搞些小操作的老爸。有一个温柔体贴有主见,偶尔会小腹黑的老妈。有一个活泼调皮,崇拜哥哥的弟弟。虽然还有房贷要还,但仍是个幸福美满,温暖的家。只是,弟弟的名字叫海野伊鲁卡。自己的名字,是海野角木。从未来的九尾之乱中拯救自己的家人,便是海野角木踏足忍界要...
论穿越到甜宠文大结局后是一种什么体验?姜澜雪表示,这金手指压根没用。原身入宫三月,却从未见过宣宁帝,因此,后宫嫔妃压根没将她放在眼里。不曾想姜澜雪穿越第一日就被召侍寝了,对此,众人依旧摇摇头表示不用担心。哪知接下来一连三日,宣宁帝都流连在姜澜雪的清光殿中。对此,众人表示,这不可能,肯定是因为齐王妃的缘故,陛下定然是...
九叠琴音震寰宇,谁敢闻言不识君?七色魔法代等级,雄雄揭大幕。琴之帝王,给这片大陆带来翻天覆地的改革。伴随着旷古绝今的赤子琴心的出现,一代琴魔法师,在碧空海之中悄然诞生。这将是一个单纯的少年,逐渐成为琴中帝王的故事,开创音乐魔法的先河,颠覆以往的设定,赤橙黄绿青蓝紫,彩虹等级将成为所有武技和魔法衡量的标准。原本仅仅是...